 |
|
|
|
|
[114~112年] [111~109年] [108~106年] [105~103年] [102~100年] [99~97年] [96~94年] [93~91年] [90~80年] [79~74年] |
|
民國111年~民國109年 |
|
學生姓名 |
論文題目 |
指導教授 |
畢業年月 |
 |
 |
 |
 |
|
林妤倢 |
探討實體演唱會與線上演唱會之媒介體驗效果與閱聽眾滿足程度的關係-以五月天樂團為例 |
游易霖 |
111.07 |
|
林宛宜 |
以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特質探討重複型及挑戰型線上遊戲之娛樂效果 |
韓義興 |
111.07 |
|
張適 |
祕境探遊的地景凝視與媒介展演:以Instagram為研究場域 |
陳春富 |
111.07 |
|
簡佳玲 |
YouTube環境下,年輕世代電視新聞工作者之工作動機與對新聞工作的看法 |
張文強 |
111.06 |
|
呂忻叡 |
運用健康信念模式與利他主義探討COVID—19預防行為—以2021年臺灣疫情為例 |
賴盈如 |
111.06 |
|
陳潔 |
想像主體的轉換:對七?年代留美學生政治論述的考察 |
林鴻亦 |
111.06 |
|
洪偉峻 |
公部門的社群行銷—以疫情下的衛福部粉絲專頁為例 |
洪雅慧 |
111.06 |
|
宋瑞秋 |
東南亞移民於文化組織的參與式傳播:以「燦爛時光」書店之藝術創作課程為觀察 |
陳春富 |
111.05 |
|
李紹宏 |
與「疫」同行—陳時中新聞之政治名人框架分析 |
陳春富 |
111.04 |
|
顏瑜 |
探討在臺馬來西亞留學生閱聽眾觀看臺灣Youtuber頻道之行為意圖 |
游易霖 |
111.03 |
|
|